4月1日下午,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在301报告厅举办“佳山荟·公法大讲坛”活动。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仇凤仙老师应邀做了题为《社会学田野调查中的主题与资料挖掘》的学术讲座。学院副院长杨哲、王务均,相关专业教师,学院创新班学员和全体研究生聆听了报告。
仇凤仙以长期从事的流动的城市建设者为例,从研究选题、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三个纬度进行讲解。指出,研究选题要着眼于社会热点、时代需求,体现基层视角、人民情感。在资料收集过程一要强化资料的质感;二要从细节入手,精心做好调查准备,时时留意访谈对象的信息反馈;三要摒弃功利化倾向和身份优越感,尊重调查对象。资料分析时要注重质性资料的整理,精准编码和分析资料,敢于发展并构建理论。在互动环节,仇凤仙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分享了调查和访谈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王务均在主持论坛时对仇老师的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学术源于对生命和生活的挚爱,研究始于时代需求和人民视野,希望同学们培养感同身受的能力,学思践悟做好高质量调查研究。
来校期间,院长徐济益会见了仇凤仙。
本次活动是学院“佳山荟”系列活动之一。“佳山荟”系列活动包括“佳山荟·读书沙龙”“佳山荟·公法大讲堂”“佳山荟·优秀校友报告会”,是公法学院为新文科人才培养创新班倾力打造的通用课程之一,旨在贯彻“天地人和”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深入实践国家级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让同学们得到名著典籍滋养、专家学术引导和优秀校友激励。(撰稿:韦子平 金丽群 周彩霞 审核:王务均 王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