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0日下午,管理学院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校管理学院院长杨亚达教授,在参加完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返校后,在这里作第一场报告,传达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
杨亚达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全国人大代表们在会议期间学习“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有关情况,介绍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及其他一些部委领导参加安徽代表团讨论的有关情况。她提出,“十一五”规划关系到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2010年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承前启后,意义深远。代表们按照会议要求,结合实际,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脚踏实地,着眼全国,高瞻远瞩,做到抓住主流辨方向、明确责任谋发展。杨亚达教授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研究方向,谈到了自己对“十一五”规划的感受:第一,国家进一步重视区域发展规划,以协调区域发展,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发展,适度加快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新跨越的步伐,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分类规划、分类指导;第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国家将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家gdp的比重,重视解决上学难、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等问题,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第三,更加重视以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杨亚达教授指出,本次大会充分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体现了尊重代表意见,发挥代表的作用,充分给代表以民主权利,民主公开的特点,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资源与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作为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