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周的2005年教学工作会议于7月1日下午召开第二次大会后闭幕,在校校领导、全体副处级以上干部、各系(教研室、实验中心)主任、各党支部书记,全校在职教授及博士学位教师、校质控中心专家及部分原校领导等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巩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所取得的成果,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以下简称教育部1号文件),大力加强教学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上新台阶。
在6月25日下午召开的2005年教学工作会议第一次大会上,副校长陈大宏代表学校作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工作报告,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一年来教学方面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客观地分析了学校当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还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深入分析当前高等教育形势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报告还就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措施。
6月25日下午及26日全天,与会同志分成13个小组围绕工作报告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在认真学习会议印发的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教育部1号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积极谏言献策,对学校贯彻教育部1号文件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会议安排,教务处汪光阳同志于6月26日下午专题传达了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培养会议的精神。
7月1日下午,2005年教学工作会议召开第二次大会,副校长李辉生主持会议,校长董元篪作了总结讲话。根据会议安排,汪光阳、赵保平、曹大文、邓小民、岳朝龙等同志分别代表相关部门和单位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董元篪同志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科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也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他就广大教职工在学习讨论中普遍关注的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要求。
第一,关于贯彻教育部1号文件精神,加强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和任务,董校长指出,总体思路非常清楚,就是三个牢固确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意识,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处理好四个关系:正确处理好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成人与成才,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四大关系;做好三大任务: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
第二,关于师资队伍建设,董校长强调一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采取切实措施补充师资数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二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三要控制办学规模的发展,使生师比进入相对合理的稳定期;四要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五要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来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第三,关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董校长认为,学校在过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贯重视学生这三大能力的培养,今天教育部将三大能力的培养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反映了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他要求加深对三大能力内涵的理解,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第四,关于强化教学管理,董校长强调要严格执行已经形成的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同时,也要在坚持以法治教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追求人性化管理和高效管理的统一。
最后,董元篪校长要求认真落实本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全校上下共同努力,把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校长办公室